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歐洲辦公室「飲酒與新冠肺炎」指引,喝酒除了會導致胃潰瘍、肝硬化、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失智等 200 多種疾病,提高食道癌、肝癌等罹癌風險外,亦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增加罹患新冠肺炎及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ARDS) 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因此,國民健康署提醒,喝酒會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不利對抗新冠肺炎,應該要避免喝酒。
過去曾有適量喝酒有益健康、「小酌怡情」的說法,甚至網路常謠傳適量飲酒可保護心血管,但近來研究發現適量飲酒具保護作用的證據力越來越薄弱。據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 (The Lancet) 107 年發表的大型研究顯示,飲酒對人體具有致癌影響,超過對心血管的保護效益,且並不存在無害飲酒的限量,只有把飲酒量降到「 0 」,才能避免酒精對身體的各種危害。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喝酒並沒有安全限量,加上台灣近半人口因缺乏酒精代謝酵素「乙醛去氫酶 ( 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2 ) 」,喝酒容易臉紅,更會提高罹癌及失智症的風險,不建議喝酒。如果非喝不可,根據「國民飲食指標手冊」的建議,男性每日不超過 2 罐 330 毫升啤酒 (約 20 g純酒精) ,女性則不超過 1 罐啤酒(約 10 g純酒精),如果是準備懷孕、懷孕期間或正在哺乳的女性,為了新生兒的健康,請千萬不要喝酒。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