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厝了怎麼辦? 爭取黃金救援時間 聰明應對有辦法!

前段時間因高雄城中城大火,引起社會上一片譁然,但同時也增加了民眾對於火災應變的重視,那麼實際上當火災發生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立即示警與通報 ( 圖片來源:內政部消防署 )

依據內政部消防署的消防防災網站的資料來看,火災發生時,需先做到下列兩點:

(一) 示警家人

大聲呼喊「失火了」或「火燒厝(臺語)」,示警家人前往主要出口逃生或是相對安全區關門避難,等待救援。

(二) 通報 119

撥打 119 報案,告知消防人員火災正確地址、有無人員受困、人員所在樓層位置。

火災初期滅火

當火災ㄍ剛剛發生,應盡可能盡速滅火,避免更大的災害發生,那麼應該怎麼做呢?有下列六點要注意:

(一)滅火最重時效,若能於火源初萌時,立即使用滅火器或室內消防栓予以撲滅,即有機會使災損降至最低。

(二)滅火前應先確保安全退路,再前往滅火,若發現火勢擴大無法靠近滅火或 滅火失敗時,應立即往安全退路方向退出起火居室,並關上起火居室的門以防止火勢及濃煙擴散,並立即逃生避難。

(三)使用瓦斯爐具煮食不慎引起油鍋火災時,應立即用鍋蓋覆蓋起火油鍋滅火,並關閉瓦斯爐火。

(四)電氣火災不可用水滅火,應準備乾粉滅火器,以利初期滅火。

(五)滅火器操作方式(口訣:拉瞄壓掃)

火災初期滅火 ( 圖片來源:內政部消防署 )
  1. 【拉】開安全插梢。
  2. 握住皮管前端,【瞄】向火源底部。
  3. 【壓】握把,噴出滅火劑。
  4. 向火源底部左右移動【掃】射。
  5. 熄滅後灑水將餘燼冷卻。
  6. 保持監控確定熄滅。
     

(六) 室內消防栓操作方式(口訣:按開拿拉轉)

室內消防栓使用方法 ( 圖片來源:內政部消防署 )
  1. 【按】警鈴。
  2. 【開】消防栓箱。
  3. 【拿】瞄子,並將水帶接頭連結瞄子。
  4. 【拉】出水帶,注意接頭是否牢固、水帶無打結或纏繞。
  5. 【轉】開水閥出水,射水時小心反作用力非常大,務必緊握瞄子,並轉動瞄子,選擇以水霧方式接近火點,再轉成水柱方式撲滅火災。

火災逃生避難原則

(一)千萬不可為了收拾財物而延誤逃生避難時間,應以保命求生為首要目標

(二)千萬不可搭乘電梯

逃生火場很可能會發生斷電情形,使用電梯逃生容易因為斷電而受困在電梯內。

(三)千萬不可躲在浴室

  1. 火場第一殺手為濃煙,而浴室的門和天花板大多是塑膠材質,塑膠門不耐高溫,只要濃煙的溫度(大約 200 度至 400 度)就可以使塑膠門熔化變形,且浴室門下方也有通風百葉,因此躲在浴室裡面無法有效阻絕濃煙,最後會因為遭到濃煙侵襲而造成人命傷亡。
  2. 浴室內排水孔下方設有「存水彎」利用彎曲造型將積水留在排水管內,發揮隔氣作用,避免排水管內的臭味流入室內,所以也不會有新鮮空氣流入浴室內。
  3. 浴室內常沒有對外窗戶,無法對外呼叫,救難人員不易發現。

(四)千萬不可用塑膠袋套頭

用塑膠袋套頭不但無法裝到新鮮空氣,反而會因呼吸而在塑膠袋上產生霧氣,影響逃生視線及速度!若遇火場高溫,塑膠袋也會熔化而黏在皮膚上!

(五) 千萬不可浪費時間尋找濕毛巾摀口鼻而延誤逃生避難

如開頭火場中的危險因子所述,濃煙是火場的頭號殺手,因此不可嘗試穿越濃煙逃生,而以往用濕毛巾摀口鼻即可穿越濃煙逃生的觀念其實是錯誤的,因為濕毛巾擋不住濃煙中會造成人命傷亡的一氧化碳和有毒氣體,因此火場逃生避難時,千萬不可以浪費寶貴的逃生避難時間尋找濕毛巾或塑膠袋等這些無法保護您的無用物品,以免延誤逃生避難時機而不幸受困火場。

(六) 火場逃生避難流程

1. 開門,往一樓往外逃生

火場逃生最佳策略就是離開建築物,而離開建築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往一樓往外逃生,而且由於煙平均上升速度為每秒 3 ~ 5 公尺,人平均往上速度為每秒 0.5 公尺,人往上跑是跑不贏煙的,因此火場逃生原則為往下逃生。另外,在開門之前應先觸摸門把測試溫度及觀察門外是否有煙霧。如果門把溫度很高覺得燙手時,表示門的另一邊已是高溫的狀態,切勿開門,並改採其它逃生避難路線;若未感高溫,則先開一條門縫觀察門外狀況是否有煙霧,若無煙霧再行逃生,並隨手關門,以防止火勢及濃煙擴散;若有煙霧則不可嘗試穿越煙霧逃生,應關門退回室內,並用衣物或毛巾將門縫塞住,防止煙霧流入,改採其它逃生避難路線。

2.至樓梯間未見煙霧,即可繼續往下往外逃生

只有在確認樓梯裡沒有任何煙霧時,才可以選擇走樓梯往下避難,選擇走有防火門的安全梯逃生是最佳選擇(因為關上防火門可阻絕火勢及濃煙擴散至安全梯間,形成安全的逃生環境)。

3. 樓梯間往下逃生時發現煙霧,應改採水平方向尋找其它逃生避難路線

如果發現有煙霧從樓梯間下方蔓延上來,表示下方發生火災,是一個很危險的環境,此時不應改往上跑(煙平均上升速度為每秒 3 ~ 5 公尺,人平均往上速度為每秒 0.5 公尺,所以人往上跑是跑不贏煙的),也不應繼續往下跑(不可嘗試穿越煙霧逃生),而應選擇水平方向尋找其它逃生避難路線,並關門以防止火勢及濃煙侵入,再用衣物或毛巾將門縫塞住,防止煙霧流入。

4. 平時應規劃2個方向逃生路線,當主要逃生出口無法往下往外逃生時,請尋找第二逃生出口往下往外逃生;若第二逃生出口也受阻礙,則改往相對安全空間關門避難,等待消防人員救援

火場內若遇到門把溫度很高覺得燙手、開門發現門外有煙霧、樓梯間往下逃生發現煙霧蔓延上來等情形,而且也沒有其它往下往外的逃生路線時,應立即關門以防止火勢及煙霧侵入,再用衣物或毛巾將門縫塞住,防止煙霧流入,並改往火、煙、熱的反方向尋找相對安全空間,如離火、煙、熱最遠的陽台或房間,房門必須是可以緊閉關上的木門而非無法阻絕高溫與濃煙的塑膠門或玻璃門,讓自己處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空間內避難,並撥打 119 求援,記得詳細告知 119 待救人員的所在位置,等待消防人員救援。

(七) 火場逃生避難時,一定要謹記隨手關門

火場逃生避難時,一定要謹記「隨手關門」的觀念!如果起火點在居室內或屋內,逃離起火居室及家裡時,應隨手關起房門及大門,可以將火勢及濃煙侷限於起火居室內或屋內,以利其它房間或樓層的人順利逃生避難。

火災逃生避難流程 ( 圖片來源:內政部消防署 )

火災應變常見 Q&A :

問題 1:火場內為什麼「不可」浪費時間尋找濕毛巾摀口鼻逃生?

回答 1:

如開頭火場中的危險因子所述,濃煙是火場的頭號殺手,因此不可嘗試穿越濃煙逃生,而以往用濕毛巾摀口鼻即可穿越濃煙逃生的觀念其實是錯誤的,因為濕毛巾擋不住濃煙中會造成人命傷亡的一氧化碳和有毒氣體,因此火場逃生避難時,千萬不可以浪費寶貴的逃生避難時間尋找濕毛巾或塑膠袋等這些無法保護您的無用物品,以免延誤逃生避難時機而不幸受困火場。
 

問題 2:火場內為什麼「不可」躲浴室?

回答 2:

  1. 火場第一殺手為濃煙,而浴室的門和天花板大多是塑膠材質,塑膠門不耐高溫,只要濃煙的溫度(大約200度至400度)就可以使塑膠門熔化變形,且浴室門下方也有通風百葉,因此躲在浴室裡面無法有效阻絕濃煙,最後會因為遭到濃煙侵襲而造成人命傷亡。
  2. 浴室內排水孔下方設有「存水彎」利用彎曲造型將積水留在排水管內,發揮隔氣作用,避免排水管內的臭味流入室內,所以也不會有新鮮空氣流入浴室內。
  3. 浴室內常沒有對外窗戶,無法對外呼叫,消防人員不易發現。

問題 3:火災逃生避難時關門就沒事了嗎?

回答 3:

1. 關門的原則

(1)火場內,若遇到門把溫度很高覺得燙手、開門發現門外有煙霧、樓梯間往下逃生發現煙霧蔓延上來等情形,而且也沒有其它往下往外的逃生路線時應立即關門以防止火勢及濃煙侵入。

(2)如果起火點在居室內或屋內,逃離起火居室及家裡時,應隨手關起房門及大門,可以將火勢及濃煙侷限於起火居室內或屋內,以利其它房間或樓層的人順利逃生避難。

2. 關門的限制


(1)建築結構:若為不具有防火時效的建築材料,不適合關門避難。

火場建築結構若為不具有防火時效的建築材料,就不適合關門避難。關門避難此原則適用在以具有防火時效的不燃材料(如鋼筋混凝土、 鋼 骨混凝土等)所建造的樓地板、承重牆與屋頂而組成的建築物(也就是一般常見的透天、公寓、大廈、旅館等)。然而「鐵皮建築物」及「木造建築物」並不適用這個原則,因為此類建築物的建材(鋼材、鐵皮、木材)會因數百度高溫而使強度大為折損,導致「鐵皮建築物」及「木造建築物」在遭遇火災時容易變形、倒塌,對身處空間內的人們極易受傷或罹難;因此「鐵皮建築物」及「木造建築物」務必要裝設早期預警的住宅用火災警報器,在火災初期時便發出警報,及早發現、及早逃生。

(2)室內裝修:若為易燃裝潢材料,不適合關門避難。

火場室內裝修若為易燃裝潢材料,就不適合關門避難。關門避難此原則適用在以具有耐燃等級的裝潢材料(如矽酸鈣板、岩棉板等)裝修的隔間牆、天花板形成的空間。若有耐燃裝修之隔間牆未與上方之樓地板密接等情形,即使關門可能也無法阻絕濃煙沿著裝修之天花板與上方之樓地板中間的連通空間再從天花板空調風口擴散至人員所在空間。

(3)門的材質:若不耐高溫,不適合關門避難。

所在室內或房間的門的材質若不耐高溫(玻璃門、塑膠門),就不適合關門避難。因為塑膠門只要濃煙的溫度(大約 200 至 400 度)就可以將門融化;而玻璃門一旦受到高溫加熱,玻璃內外兩側的溫差大過 120  至 200 度左右時,這個玻璃就會破裂損壞,因此玻璃門、塑膠門皆無法達到阻擋濃煙的效果。另外,如門的上方有排氣窗,因為排氣窗的孔洞會造成濃煙流入,同樣無法達到阻擋濃煙的效果。

問題 4:身上著火時怎麼辦?

回答 4:

  1. 如為局部小面積著火,可用手拍熄。
  2. 如為四肢或身體大面積著火,則切記口訣:停躺滾!不可慌張與亂跑,並採取下列步驟:

(1) 馬上【停】在原地,切勿奔跑以免助長火勢。

(2) 【躺】下來,立刻將雙手摀在臉上,減少顏面傷殘機會,並可將所遭受到的傷害降到最低。

(3) 左右來回翻【滾】,直到火勢熄滅。

火災插圖_火災應變常見問題 ( 圖片來源:內政部消防署 )

閱讀更多:

內政部消防署-消防防災館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