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1. 什麼是萊克多巴胺?
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是乙型受體素一種,我們比較熟悉的俗稱是「瘦肉精」,屬於類交感神經興奮劑,本來是作為治療人類氣喘疾病的藥物研發,但因未通過臨床試驗而作罷。後來被應用於畜禽類的飼養飼料中,只需要使用一點點,尤其是豬隻的蛋白質就能顯著增加,並使脂肪的生成量減少,假如豬隻體重為90磅,那只需要在1噸的飼料中添加18.5克的萊克多巴胺,就可以使蛋白質的產量增加24%,並使脂肪減少34%。
Q2. 吃萊豬沒問題嗎?
其實早於2012年我國就已經開放同樣有食用萊克多巴胺飼料的美國牛進口了,食用萊克多巴胺的牲畜自1999年起在美國核准食用,至今尚未出現相關發病案例,在2012年則通過國際規定的容許標準,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的報告,人體在24小時內就代謝掉攝入的萊克多巴胺。當然也有醫生指出,如果服用過量依然可能導致如心悸、噁心、頭暈、手抖、血壓上升等副作用。
而所謂的過量,根據 FDA 的報告,以標準體重60公斤為例,連續5至10年每天食用10臺斤豬肉或221盎司的牛排,也就是6公斤的份量才會導致超標,而內臟類則含有較高含量的萊克多巴胺,像是豬肝、豬腎就只能允許食用1.5公斤以及0.67公斤。但由於國人沒有食用冷凍內臟的習慣,所以國內也並沒有進口內臟。

Q3. 我在外面吃飯、買東西如何知道有沒有買到萊豬呢?
政府現在已經要求所以的超市、賣場、傳統菜市場以及包含各種通路如餐廳、便當店、小吃攤等等的商家都要標示豬肉的原產地,不管是加工前的原型肉類或是加工後的絞肉、成品的各式餐點都要遵守這項規定,若業者未依規定標示,可以依照「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新臺幣3萬至300萬罰鍰,若是標示不實,被查獲則處4萬至400萬罰鍰。目前臺灣豬標籤有2種樣式,分別是衛服部與農委會兩個單位發布,通過各項審核的店家才可以自單位官方網站中下載使用。

Q4. 開放萊豬會讓臺灣豬變貴嗎?
國內每年豬肉消費量為90萬噸,而其中有91%皆為臺灣豬,剩下進口的豬肉根據行政院農委的報告,只有13.1%是進口自美國。對於國內市場衝擊的影響有限,但由於國人最近食安意識抬頭,在全民都要求店家使用國產豬的情況下,部分本來使用不含萊劑進口豬的店家也會為此做出改變,那才有可能對市場造成部分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