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又見新變種!Omicron 令醫學專家感到憂慮!

(圖片來源 : 攝影師:Edward Jenner,連結:Pexels)

在臺灣,隨著逐漸控制住的疫情,政府也將警戒度降低至第二級,許多地區的觀光業也開始復甦,但就在我們享受這片刻的寧靜時,卻傳出南非地區變異出一種新病毒株 B.1.1.529 ,進一步被命名為「Omicron」,它更難防範、傳播性也似乎更強,並且目前已經侵入歐洲、亞洲地區。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 WHO 聲稱初次觀測到 Omicron 是在 11 月 9 日,並在過去兩周確診暴增,推測新變種很可能比現有的其他 Covid-19 變種更具傳染性,而其起源地南非的確診率也是不斷暴增。

(圖片來源 : 攝影師:Ivan Samkov,連結:Pexels)

Omicron 有什麼威脅?

Omicron變異株的棘狀蛋白有 32 個突變,簡單來說,他擁有及大量的病毒特性,集先前 Alpha、Gamma、Lambda 等變異株的突變特徵於一身,包括與病毒進入細胞及免疫逃脫有關的突變,可以更有效的逃避人體防禦系統,這一切讓專家對未來感到不樂觀。至於對於人體的危害程度,由於目前此病毒株剛開始蔓延,所以還未有精確的數據來佐證其威脅性,但值得慶幸的是, Omicron 出現的短短數週已在南非造成一波流行,其中一個省份確診個案中更有 75% 都染此變異株,但卻沒有報導指出重症個案大增,顯示此變異株看似傳播力強,但感染後不見得會增加重症風險,但這數據對應的是南非人民的體質,對於歐亞地區人民的影響則需要進一步的觀察與分析。

(圖片來源 : 攝影師:Artem Podrez,連結:Pexels)

疫苗還有用嗎?

另一個讓民眾感到擔憂的就是這個問題了,又變異了,那是不是代表我們之前施打的疫苗都白費了呢?新疫苗什麼時候出來?我們又要等多久?其實民眾不用過度擔心,大多數疫苗是用病毒的棘狀蛋白使人體免疫系統預防感染 Covid-19 ,但 Omicron 變異株的棘狀蛋白突變會影響病毒感染細胞與擴散的能力,讓免疫細胞更難攻擊病原體,可能降低疫苗效力,但實際影響程度仍待驗證。而目前,德國生技公司 BioNTech 、英國阿斯特捷利康公司、美國莫德納生技公司都已著手研究相關資料,判定現有疫苗是否需要調整。

臺灣政府目前的反應

在得知新消息後,政府馬上將將南非、波札那、納米比亞、賴索托、史瓦帝尼、辛巴威列重點高風險國家, 11 月 29 日 0 時起自上述國家入境或轉機的旅客,須入住集中檢疫所並配合專案採檢。

指揮官陳時中 26 日表示,現階段國際驗出新變種病毒確診個案人數少,且台灣沒有直飛航班,直接威脅相對小,還是要以完整阻絕為先,會持續關注國際狀況。他也呼籲國人盡速接種疫苗,目前 75 歲以上長者仍有 27% 未打疫苗。

(圖片來源 : 攝影師:Pixabay,連結:Pexels)

相關爭議

對於這次疫苗的取名,其實背後也有許多爭議,按照慣例,對於變異病毒株的命名,應該按照希臘字母 Alpha 、 Beta 、 Gamma… 此順序依次命名,但 WHO 將 Covid-19 新變異株命名為 Omicron,跳過原本應該排序輪到的希臘字母 Nu 和 Xi ,但沒有解釋原因。「紐約郵報」引述一些網友和政治人物推測,跳過 Nu 是為了避免與 new (新) 發音相似而混淆,跳過 Xi 則是因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姓氏「習」拼音就是Xi,但目前 WHO 官方並沒有出面說明,只能說是一件網路上的趣事。

閱讀更多

Omicron 蔓延迅速 美對非洲多國祭限制

日本閃電鎖國!最猛 Omicron 來襲 商務客、留學生入境全面喊卡

Omicron 歐洲多國失守 英緊急宣布:旅客入境一律隔離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