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你想像的 Metaverse 世界|你準備好要「星爆」了嗎?

(圖片來源:Deep Dive)

在 10 月 29 日臉書 (Facebook) 創辦人馬克・祖克柏宣布 Facebook 將改名為 Meta,誓言進軍元宇宙 (Metaverse) 世界。Metaverse 一詞最早出現於尼爾.史蒂芬森(Neal Stephenson)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潰雪(Snow Crash)》,書中的 Metaverse 指的是在一個完全虛擬世界中,人們可以化身為各種存在。而「Meta」以及「verse」其意思分別為「超越」以及「宇宙」,可以視為一種超脫現實的虛擬世界,在這個虛擬世界中,所有一切都成了可能。

Metaverse
在元宇宙不受距離限制,隨時來一場三對三籃球賽。(圖片來源:祖克柏臉書)

Metaverse 會對我們生活帶來何種改變?

祖克柏在影片中不斷地提到 Metaverse 的願景與未來,在 Metaverse 這個虛擬世界中人與人之間將不再被現實距離所限制,可以隨時遠方的親朋好友聊天、學習、逛街等等。

除此之外,各行各業的工作模式也會隨之改變:

  • 遠距醫療:醫生能夠遠端看病甚至動手術,並搭配醫療穿戴式裝置 AIoT 隨時監控病情。
  • 遠距演唱會:傳統演唱會受限於場地大小。在 Metaverse 中將拋開此限制,讓全世界都能夠感受到演唱會的臨場感。
  • 虛擬工廠:BMW 車廠透過 Nvidia Omniverse 模擬平台,在虛擬世界中模擬工廠的研發與產線,大幅降低初期研發成本。

Metaverse 這個概念其實早已深入我們生活中,當網路世界越來越發達時,我們會漸漸地覺得所有的事情都能夠在虛擬世界中完成。當硬體與軟體越來越進步時,現實與虛擬的界線會越來越模糊,這時就真正的進入了 Metaverse 當中。

從各大科技巨頭與遊戲廠商看見 Metaverse 的影子:

  1. 知名圖形處理器公司 Nvidia 在今年 4 月 GTC 開發者大會宣布自家的 AI 虛擬平台 Omniverse,搭配自家顯卡能夠在 Omniverse 平台上進行設計,例如遊戲開發、模型部署、工廠建置、室內規劃、美術工作等等。
BMW 與 Nvidia 合作推出虛擬工廠 (圖片來源:Nvidia)
左下為原始 2D 影像、右上為經過 Omniverse 渲染後的 3D 影像 (圖片來源:Nvidia)

微軟在 2020 年 10 月推出眾所期待的模擬飛行 (Flying Simulator),這款遊戲旨在讓人體驗開飛機暢遊全世界的感覺,該遊戲收錄幾乎所有國家的景致,玩家透過 VR 眼鏡可以駕駛自己購買的飛機到達全世界任何國家,感受從上面俯瞰城市的美妙。開發商至今為止仍不斷的增加新的遊戲元素,例如飛機款式、地圖更新等等。此款遊戲亦被視為 Metaverse 中的一種代表。

Microsoft Flying Simulator (圖片來源:Microsoft)

這次主角臉書早在 2014 年就收購 VR 開發商 Oculus,並在今年針對旗下 AR 產品 Oculus Quest 2 推出 Beta 測試版本 Horizon Workroom,讓使用者能以虛擬實境方式更深層參與「面對面」的虛擬會議討論,透過虛擬鍵盤、白板、桌面增加會議參與感,甚至支援手勢識別功能,讓使用者能夠在會議中舉手發問,以利表達個人感受。

Facebook 旗下 AR 產品 Horizon Workrooms (圖片來源:Horizon Workrooms)

除了在現實中有這些案例可循,在虛擬世界中也有類似的例子可以讓你腦洞大開,就是俗稱麥塊 (Minecraft) 的沙盒遊戲,在遊戲中玩家可以自訂角色樣貌、開墾自己的虛擬世界,是一個主打完全開放自由的去中心化世界觀。在 Minecraft 的玩家眼中看來,Metaverse 在未來說不定可以幫助玩家真正進入麥塊世界遊玩,不在侷限於二維螢幕畫面。

當個創世神系列 (Minecraft) 遊戲畫面

在動漫中像是知名動漫《刀劍神域》中,每個人只要戴上 VR 眼鏡就能夠無拘無束的在遊戲世界中遊玩,甚至可以體驗像男主角桐谷和人施展帥氣的「星爆氣流斬」。從以上例子來看,只要我們的想像力有多大,那 Metaverse 的潛力就有多大

Metaverse 離我們還有多遠?

目前市面上與 Metaverse 相關概念的產品就是 VR 眼鏡,最備受期待的就是由 Facebook 旗下子公司 Oculus 推出的 Quest 2,除了基本功能之外,還支援許多遊戲,例如節奏光劍 (Beat Saber)、星際大戰 VR:維達不朽、VR 女友等等。如果說 VR/AR 設備是 Metaverse 的硬體設備、是入口般的存在,那就必須有人來設計 Metaverse 世界中的數位內容,可以是由使用者創造或 AI 創造,竟唯有愈加豐富的內容,才能讓用戶在虛擬世界中待得越久。舉例來說,在科幻電影《一級玩家》中,誰來創造賽車遊戲、舞廳?可見要支撐一個 Metaverse 必須要獲得全體人員的共識

科幻電影《一級玩家》主角配戴 VR 眼鏡、感測衣以及踏在 360 度跑步機上 (圖片來源:Warner Bros)

VR/AR 滿足著人類的視覺渴望,那麼誰來滿足人類的觸覺、味覺、嗅覺?如同《一級玩家》中人們穿著感測衣來連結虛擬與現實。在祖克柏宣布改名不久後,11 月 1 日 Facebook AI 提出一種厚度不到3釐米、可變形的塑膠「皮膚」,並命名為「Reskin」,內嵌磁性顆粒透過磁場改變來記錄磁通量,並透過 AI 來理解力道與其他生理現象。重要的是打造 100 片 Reskin 成本不到 6 美元,非常適合作為 Metaverse 的感測元件。

Reskin on tactile perception (圖片來源:Facebook AI)

受益於軟硬體、5G 網速、AI 科技的進步,Metaverse 世界只會離我們越來越近,當虛擬與現實界線越來越模糊時,關乎到的不只有遊戲內容有不有趣,仍然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例如經濟規範、法律制定等等,以目前線上遊戲為例,我們都會以現金來購買虛擬寶物,透過這個方式享受遊戲過程,那麼在 Metaverse 中必定會有類似的情況,甚至有可能發展出自己的虛擬貨幣,這時就需要一定的經濟律法介入管理。

綜合上述觀點與應用,我們可以將 Metaverse 定義為一個充滿豐富內容與無限想像力的虛擬世界,亦有自己的經濟體系與真實金融體系互相運作,它並不是真實世界的附屬存在,而是同等的存在。

閱讀更多:

GANverse3D: Knight Rider KITT Re-created with AI by NVIDIA (Full Version)

(CC字幕) 微軟模擬飛行 2020 小飛機 – 桃園到松山 (目視飛行場景體驗)

Horizon Workrooms – Remote Collaboration Reimagined

The Metaverse Is Already Here — It’s Minecraft

ReSkin: a versatile, replaceable, low-cost skin for AI research on tactile perception

分享文章